緬甸琥珀的不尋常“囚犯”

瀏覽

琥珀是古樹的硬化樹脂碎片,曾經掉入水中,因此避免了快速氧化。 世界上有十​​幾個“產琥珀”的地區,最著名(也是分佈最廣)的琥珀是波羅的海,但最令人驚異的內含物(木質遺跡、節肢動物和脊椎動物包含在樹脂內)成為著名的緬甸琥珀——白銀琥珀(它的學名是現在緬甸的舊名)。 其提取的主要中心位於與中國和印度接壤的克欽邦。

一般來說,不同地區的琥珀誕生時間不同; Birmit 為我們保存了生活在白堊紀時期的動物,例如,波羅的海、多米尼加和墨西哥的動物要年輕很多倍。 令人欣喜和驚喜的絕對新鮮發現。 2016年,甚至在一塊白鐵礦中也發現了長有羽毛的恐龍尾巴,更不用說蜥蜴、青蛙和蛇了。

菊石和Kо

然而,恐龍就是恐龍,目前的發現讓很多人感到驚訝: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了一種已滅絕的頭足類軟體動物,稱為菊石(當前魷魚的遠親),已有 99 萬年曆史。 這是第一個菊石,也是最早在琥珀中發現的海洋生物之一。 (當然,在石化樹脂中發現的絕大多數生物生活在森林中,而不是水中,這是不合邏輯的。)

炸藥公司Yu 等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2019 年; 下方 - 顯微層析重建 (C)、表面渲染 (D) 和虛擬切割 (E)

有問題的標本是由一位上海收藏家以大約 750 美元的價格從一位聲稱裡面有蝸牛的經銷商處購買的。 然而,X 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使研究菊石複雜的內腔特徵成為可能。 它保存得如此完好,以至於古生物學家自信地宣稱:它是該屬的次要代表 普索西亞.

有趣的是,同一個三厘米的碎片中至少包含四打其他生物——許多蜱蟲、蜘蛛、蜈蚣、蟑螂、甲蟲、蒼蠅、黃蜂和海洋腹足類動物。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王博教授及其歐美同行的相應文章《An ammonite trapped in Burmese amber》於13月XNUMX日在PNAS上發表。

我們建議您閱讀:  藝術家細野瞳 (Hitomi Hosono) 創作的瓷器 - 葉子和香草的白色泡沫

為了解釋所有這些豐富的物質是如何進入琥珀內部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三種不同的情景:也許樹脂從生長在海灘上的樹上滴下來,或者洪水(風暴潮甚至海嘯)淹沒了樹木繁茂的低地,將海洋生物帶到了樹脂池,或者,最後,暴風只是把貝殼扔進了森林。

菊石和海洋腹足類軟體動物的不完整保存和軟組織缺失(根據計算機斷層掃描,只有沙子填充空隙)表明這些動物在進入樹脂時不僅已經死亡:它們已經在表面上進行了分解海濱。 無論如何,這一發現對古生物學家來說是一個驚喜。

整隻蝸牛

該雜誌報導了在 Burmite 中首次發現軟組織保存完好的 99 萬年前的蝸牛 白堊紀研究 在去年年底。 發現的腹足類動物屬於環線蟲科(Cyclophoridae),至今仍生活在該地區。 在此之前,發現了貝殼,但不知何故,活著的蝸牛還沒有進入樹脂……仍然希望有一天我們會遇到一整塊菊石。

琥珀色的蝸牛(《三一變體》10年第2019期)
蝸牛。 Xing 等人,Cutaceous Research 2018

這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個體,只有 6 毫米長。 它略微拉長的形狀顯然表明它試圖將自己從樹脂中解放出來。 在同一塊琥珀中發現了另一隻蝸牛(保存不佳)。

該研究由中國地質大學邢立達領導。

骷髏蛇

琥珀中的蛇骨架。 白明,中國科學院 (CAS)

爬行動物也存在於琥珀中。 一年前首次描述了最古老的 99 萬年前蛇的骨骼遺骸(連同植物碎片)。

在白堊紀晚期,蛇類已經遍布各大洲。 緬甸的發現獲得了一個物種名稱 緬甸小蠹 (這是對琥珀專家賈曉的致敬,並標明了發現地——緬甸)。 在 X 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的幫助下,可以檢查近百個總長度為 5 厘米的關節椎骨。尾部區域、肋骨和小塊鱗片的十幾個椎骨也被保存下來。 大約七十多個椎骨和實際的頭骨,唉,都不見了。

我們建議您閱讀:  如何減小戒指的尺寸:去珠寶工作室還是可以自己做?

古鳥小雞

另一個展品——幾乎是一具 99 萬年前的 enanciornis 雛鳥的完整屍體——是在一塊 XNUMX 厘米長的矽鎂石中發現的。 兩年前,用計算機斷層掃描對這塊琥珀進行研究的結果發表在期刊上 岡瓦納研究. 該發現本身是很久以前在緬甸北部的湖空河谷發現的,並於 2014 年被位於騰沖(雲南省)的中國琥珀博物館館長收購。 研究這隻小雞的項目再次由古生物學家辛利達(與加拿大科學家一起)領導。

一隻古鳥在琥珀中的雛鳥(《托洛伊茨基變種》10年第2019期)

保存下來的羽毛表明這隻小雞在第一次蛻皮時死亡,當時它還不到幾周大。 有趣的是,他幾乎一孵化就可以飛翔,這與大多數現代鳥類完全不同。

一隻古鳥在琥珀中的雛鳥(《托洛伊茨基變種》10年第2019期)

重建顯示小雞處於接受死亡的位置,卡在樹脂中。 通過模擬蛻皮過程,研究人員確定了羽毛的顏色——它從白色和棕色到深灰色不等,因此古生物學家將發現的小雞稱為貝隆 (Belone)——來自當地百靈鳥的緬甸名稱。

一隻古鳥在琥珀中的雛鳥,重建(《托洛伊茨基變種》10年第2019期)

幼崽屬於曾經與恐龍共存並在65-66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與恐龍滅絕的主要鳥類之一,即所謂的對映鳥。 在除南極洲以外的所有大陸上都發現了它們的遺骸,已描述了 XNUMX 多個物種。 在白堊紀時期,enanciornis 鳥類成功地在當時存在的大陸——勞亞大陸和岡瓦納大陸上繁衍生息,它們因與現代(扇尾)鳥類(屬)“對立”而得名 反鳥 來自古希臘語 ἐναντίος - '對面'和 ὄρνις - '鳥') - 它們的特點是有牙齒而不是喙,翅膀上有爪子,而肱骨則附著在對面, 曠日持久 位置。 enanciornis 鳥類的蛋殼以堅固的三層結構而著稱。

對映鳥的翅膀碎片。 薩斯喀徹溫皇家博物館 (R. C. McKellar)

已經在琥珀中發現了 enanciornis 翅膀的單獨碎片,其結構類似於現代鳥類的飛羽。 這個嬰兒也已經有了完整的飛羽,但它的其他羽毛仍然很少見,看起來更像獸腳亞目恐龍的絲狀羽毛,沒有明確的中央軸。

我們建議您閱讀:  弗拉基米爾·卡涅夫斯基 (Vladimir Kanevsky) 的《永遠盛開的瓷花園》

在這樣一隻幼鳥身上存在飛羽實際上證實了 enanciornis 鳥類立即孵化並具有飛行能力的論點。 這種優勢是以緩慢的生長速度為代價的,這使得這些古老的鳥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更加脆弱,化石記錄中發現的相當數量的幼年 enanciornis 遺骸證明了這一點(它們的數量無法與任何任何其他鳥類屬的其他幼鳥)。白堊紀)。

在某種程度上,對映鳥更接近有羽毛的獸腳亞目恐龍,它們也覆蓋著原始羽毛(然而,這不允許它們飛翔)。

恐龍尾巴

簽署上一篇文章的幾位研究人員也是做出另一項引人注目發現的科學家小組的成員:2016 年 99 月,據報導,一條長有羽毛的恐龍尾巴也存在於一塊 XNUMX 萬年前的白鋁隕石中克欽邦。

虛骨龍的尾巴。 薩斯喀徹溫皇家博物館 (R. C. McKellar)

該標本是中國地質大學細心的邢立達2015年在緬甸參觀琥珀市場時發現的。

琥珀色虛骨龍的尾巴(Trinity Variant No. 10, 2019)

昆蟲,當然,增加了這片“氣氛”(幾隻螞蟻和一隻甲蟲也被密封在一棵古樹的樹脂中),但這裡最主要的仍然是一些十幾歲的獸腳亞目動物的尾巴已經脫落,可能屬於最大的獸腳亞目恐龍群——虛骨龍(Coelurosauria)。 這些是雙足食肉蜥蜴,其中包括著名的霸王龍和迅猛龍(後者也屬於手盜龍,最終變成了鳥類)。

一隻歡快的小虛骨龍,代表藝術家。 張頌達和劉毅

當然,這塊琥珀中曾有一段時間包含恐龍 DNA(血紅蛋白在懸崖處洩漏),但到了我們這個時代,所有這些都已不可逆轉地解體,因此不太可能複活恐龍(如侏羅紀公園)。 但是,通過將某些蛋白質與現代鳥類的蛋白質進行比較,可以研究某些蛋白質,以填補我們對鳥類進化理解的一些空白。

更有趣的是研究 3D 恐龍羽毛,並夢想著有一天我們將獲得更具體的恐龍羽毛碎片。